香港皇后码头,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。陌生是因为我不是香港人,从没去过皇后码头。但何来的熟悉?对于从小看港剧长大的我,一点也不陌生。那是因为经常在剧集里看到码头的景象。不论是主角失恋在码头要生要死要跳码头,甚至警察抓贼都可以抓到码头来。
皇后码头,对于我这个和它不曾有任何交集的人来说,都会有一份熟悉感,更何况是香港人。所以,港人群起抗议,驻守码头,甚至以绝食来向香港政府抗议,希望能够收回成命。抗议期间软硬兼施,有市民举布条走上街头,和警察发生冲突,有的市民搬出皇后码头其历史价值,希望能挽回劣势。无奈大势已去,皇后码头最后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。特区政府这般坚持,让人谋起阴谋论。倘若皇后码头(Queen's Pier),不是叫皇后码头,不是有着大英帝国浓浓的殖民色彩,它是否能逃过一结?
到最后,驻守码头,绝食抗议者仍坚守信念,守到最后一刻,被警员台出码头。虽香港市民的行为是被视为在做垂死的挣扎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但我却对于他们勇于争取,努力相信的精神而感动。毕竟他们勇于争取,虽败由荣。不至港人如此,皇后码头亦是。反观本地的Clifford Pier,默默的走进历史,无声 无息,无迹而终。Clifford Pier或皇后码头所道出的无奈,不是幕换心疑,人事亦非,也不是商业赢了历史,而是道出了国人思想被同化,不争取,不反驳的悲哀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